創(chuàng)傷是一個世界范圍內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每年大約有580萬人死于各種原因導致的創(chuàng)傷。國內外大量研究證據(jù)表明,在前兩個創(chuàng)傷相關死亡的高峰中,除了致命性顱腦損傷,部分死亡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避免的,臨床上將這些死亡稱為“潛在可存活的傷亡”。失血性休克是最常見的可預防死亡原因,而不可壓迫軀干出血是創(chuàng)傷出血的院前可預防死亡主要原因,如軸向軀干血管損傷、腹腔實質性臟器破裂以及骨盆的血管破裂引起的災難性出血,占死亡人數(shù)的90%,其中多達1/3的患者為腹部損傷。
院前與急診復蘇階段生存期的改善是這類創(chuàng)傷患者預后結局的下一個重大突破,特別是將院內救命性技術前伸至創(chuàng)傷救治現(xiàn)場,而實現(xiàn)這一目標將需要應用損害控制性復蘇理念。研究表明,院前階段應用損害控制性干預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預后,只要有足夠的資源和培訓,大多數(shù)損害控制性干預措施均可在到達醫(yī)院之前實施。在創(chuàng)傷救治中,復蘇性主動脈球囊阻斷術(Resuscitative Endovascular Balloon Occlusion of the Aorta,REBOA)作為一項快速損害控制止血技術,可以提供快速、臨時的出血控制,保留中心灌注,延長患者獲得最終止血治療的時間窗。但目前國內關于REBOA相關研究較少,且國際上關于REBOA在具體的臨床實踐中,部分文獻得出互相矛盾的結論。因此,擬建立腹部創(chuàng)傷失血性休克豬模型,模擬在院前環(huán)境中應用REBOA進行超早期損害控制性復蘇,可以為今后嚴重創(chuàng)傷的救治研究提供理論依據(jù)。
實驗動物準備及模型建立
動物準備:
(1) 實驗動物豬麻醉前禁食 24 h、禁水4 h以防止誤吸;
(2) 麻醉前在耳根部肌肉注射阿托品(1 mL:0.5 mg)以減少氣管分泌物分泌;
(3) 用動物保定器對實驗動物豬進行保定后耳根部肌肉注射舒泰(50)5 mg/kg與陸眠寧(2 mL:0.2 g)2 mg/kg混合物進行麻醉誘導;
(4) 確認實驗動物豬已經(jīng)進入麻醉狀態(tài)后進行稱重并仰臥位固定,備皮,連接心電監(jiān)護儀器連續(xù)監(jiān)測HR、MAP和SPO2等生命體征;
(5) 左側腹股溝處常規(guī)消毒,彩超引導下行左側股靜脈穿刺術、留置雙腔深靜脈管路建立靜脈通道,予以氟比洛芬酯注射液 25 mg靜脈注射鎮(zhèn)痛、丙泊酚3 mg/(kg?h)持續(xù)泵入鎮(zhèn)靜以維持麻醉;
(6) 利用動物長直喉鏡經(jīng)口氣管插管保持呼吸道通暢;
(7) 彩超定位右側頸動脈,常規(guī)消毒、局醉,鈍性分離充分暴露右側頸動脈,直視下行右側頸動脈穿刺術、留置雙腔深靜脈管路并固定于皮膚上,逐層縫合切口,主腔接有創(chuàng)動脈血壓套件以測量平均動脈壓,側腔用于動脈采血;
(8) 彩超定位右側股動脈,常規(guī)消毒、局醉,鈍性分離充分暴露右側股動脈,直視下行右側股動脈穿刺術、留置8 Fr動脈鞘并將其固定于皮膚上,逐層縫合切口,用于REBOA手術通道;
(9) 腹部常規(guī)消毒、局麻,取腹部正中切口逐層切開至壁腹膜,溫鹽水浸濕紗布后保護皮緣進入腹腔,充分暴露腸系膜上動脈一級分支,遠心端游離結扎,近心端接中心靜脈導管(用于放血)并絲線固定,逐層關閉腹腔。
動物模型制備:
(1) 麻醉后待實驗動物狀態(tài)及生命體征穩(wěn)定(此時間點記為 T0)。
(2) 對照組、實驗組均通過腸系膜上動脈一級分支處置管在30 min內(模擬腹部創(chuàng)傷患者傷后至醫(yī)務人員達到現(xiàn)場時間)勻速快速放出約45%的自體血容量(豬總血容量65 mL/kg),使其達到失血程度分級中的IV級,休克指數(shù)≥2.0(重度休克),10 min(此時間點記為 T1:模擬醫(yī)務人員到達現(xiàn)場展開救治時間)后實驗組通過右側股動脈預留的動脈鞘通道將主動脈球囊導管放置在主動脈I區(qū)。
(3) 對照組實驗動物豬達到重度休克狀態(tài)10 min后開始予以 0.9%氯化鈉注射液、乳酸鈉林格注射液、聚明膠肽注射液、多巴胺注射液等藥物常規(guī)搶救復蘇,每間隔 1 h記為時間點 T2、T3、T4,直至死亡或者4 h為觀察終點(T5)。
(4) 實驗組動物豬達到重度休克狀態(tài)10 min后開始擴張球囊阻斷膈肌以下血流,球囊壓力值為5 mmHg, 阻斷時間為40 min, 阻斷期間予以 0.9%氯化鈉注射液、乳酸鈉林格注射液、聚明膠肽注射液、多巴胺注射液等藥物常規(guī)搶救復蘇,阻斷40 min后在10 min內緩慢放松球囊,恢復膈肌以下血流灌注 10 min, 從球囊擴張至膈肌以下恢復血流灌注 10 min 結束為 1 個周期,反復進行 3 個周期,每個周期結束時分別記為 T2、T3、T4。第3個周期結束后繼續(xù)予以常規(guī)搶救復蘇保持實驗動物豬的生命體征平穩(wěn),以實驗動物死亡或者4 h為觀察終點(T5)。
討論
院前救治作為創(chuàng)傷急救醫(y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救治過程的第一步,同時也是影響傷員預后的重要因素。嚴重、不可控制性出血是導致平戰(zhàn)時期創(chuàng)傷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目前有較多創(chuàng)傷出血模型,比如豬、犬、羊等,但各有優(yōu)缺點。研究發(fā)現(xiàn),豬心腦血管系統(tǒng)的解剖結構、器官大小、血管內皮特性與人類相似度比嚙齒類動物更高。研究發(fā)現(xiàn),豬的9項血液生理指標中有4項、22項血液生化指標中有17項均和人類相近。豬和犬、猴等實驗動物相比,其來源廣泛、價格相對低廉,獲取難度低,因此,該實驗動物模型具有較好的可重復性及操作一致性。
Source: 創(chuàng)傷外科雜志. 2024, 26 (08),超早期復蘇性主動脈球囊阻斷術治療失血性休克豬模型
美鳳力借多年的大動物經(jīng)驗,堅持以“務實求真”為宗旨,累計為4000多家客戶提供品質大動物臨床前服務,得到了客戶的一致好評。如果您有動物試驗、臨床培訓、組織病理、大動物試驗、臨床試驗、產品注冊科研課題等...
請立即點擊咨詢我們或撥打咨詢熱線: 17312606166 ,我們會詳細為你一一解答你心中的疑難。 添加好友